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学术交流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长江人文讲坛”第66讲

作者: 时间:2017-05-11 点击量:

     (学生记者  黄红霞) 5月10日,以“清代的海疆管理与钓鱼岛”为主题的“长江人文讲坛”第66讲在文学院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江主讲,历史系副教授陈力博士主持。
     
      张教授主要讲了四个问题,即海洋意识、海权意识与海疆问题,清代的海防体制,巡海与海疆管理,钓鱼岛问题。张教授认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局限,国民多表现对土地的依赖、安土重迁,重陆轻海的疆土意识使人们长期没有经营海洋的意识和海疆观念。三国时东吴第一次到达台湾岛,后葡占澳门,荷据台湾,失去东南制海权。清前期,政府意识到海洋的经济价值和海岸为疆的问题,遂实行近海防御,并进行分区管理,各地纷纷建立水师营,基本职责是防守海口,缉捕海盗;清后期,鸦片战争爆发,海防失守,中国的海岸线全线敞开,沿海防务置于列强监督之下,中国领海主权丧失。清巡防海域分工,分珲春驻防与吉林外海巡防、渤海与东大洋巡防、南大洋与七洲洋巡防;实行巡海会哨制度,形成“诸哨络绎,连如长蛇,群方合并,各如丘鼎”的海上防线。张教授还谈到了巡防南海诸岛及钓鱼岛问题,并重点介绍了日本称霸东洋及琉球的三阶段及钓鱼岛归属中国的证据。
     同学们与张教授进行了热烈交流。当问及应怎样看待近代的海洋地位时,张教授指出,海洋意味着联系,现代海洋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中国向海洋进军是治国者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1号 长江大学东校区文科大楼7楼

电话:0716-806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