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学术交流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长江人文讲坛”第十讲:学问边上

作者: 时间:2016-11-14 点击量:

    (记者 陈先蕾)9月26号下午3点,在东校区11教205教室,《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鸿杰先生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学问边上的”的学术报告。
     胡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多年科研治学的经历和感悟,在等身的著作中,他重点向大家推荐了自己的新著《写在学问边上》。
     什么决定着我们的治学?胡教授认为主要有四点:先天禀赋、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胡教授重点区分了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理论问题才能完成。研究方法一般采取科学抽象法,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而叙述方法则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析到综合。胡教授同时还认为,对于治学,叙述方法某种程度上比研究方法更重要。
    胡教授还强调了研究方法中逻辑起点的重要性,认为它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中所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如何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胡教授以马恩经典学术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为范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关于学问的表达——如何写作学术论文,胡教授详细地讲解了什么是学术论文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论文写作具体格式。他认为论文不是小说散文,也不是诗歌情书,更不是教材,而是由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反映其在各自领域的创新见解和知识记录。胡教授还强调了论文的写作格式一定要规范严谨。
    胡教授细致严谨的思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方式、幽默风趣的表达赢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认可。互动环节,胡教授还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认真解答。

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1号 长江大学东校区文科大楼7楼

电话:0716-806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