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鄂语字办函〔2025〕1号)要求,现就我校组织开展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大赛校内初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宗旨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
二、比赛主题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
三、比赛组织
主办:长江大学本科生院
承办: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
四、比赛类别
(一)“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参赛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分为留学生组、大学生组2个组别。具体要求如下:
1.内容要求
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典范价值的,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诗词、文章和优秀图书内容节选。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公开发布或发表,出版、发表时间至少 2 年,并被广泛传播。诵读文本主体前后可根据需要增加总计不超过200 字的过渡语(计入总时长)。改编、网络以及自创文本不在征集之列。
2.形式要求
参赛作品要求为 2025 年新创作录制的视频,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为 3—6 分钟,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声。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录制仅限一个场地,不得切换多个场地。
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的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应使用正确表示国家版图的地图,不得出现与诵读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
3.其他要求
在以诵读为主的基础上,作品可适当借助吟诵、音乐、服装等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鼓励以团队形式诵读,团队人数不超过 20 人。每人最多可参与个人或团队诵读作品 1 个。每个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 2 人,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多件作品获得一等奖的同一指导老师不重复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参赛视频不要制作片头。视频封面只允许出现作品名称和组别,视频不能出现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的名字、学校或所在单位等信息,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二)“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参赛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分为留学生组、大学生组2个组别。具体要求如下:
1.内容要求
讲解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应选自中小学(含中职)统编语文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及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大学语文教材,每位参赛者仅限选择一首经典诗词作为参赛作品。
参赛学生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结合个人经历与感受,讲解诗词作品,并阐述诗词的意义与价值,使用多媒体及其他创新形式录制讲解视频。
2.形式要求
参赛作品要求为 2025 年新创作录制的视频,横屏拍摄,格式为MP4。视频长度为5分钟以内。视频清晰度不低于720P,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声,参赛者须出镜。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组别、诗词题目等信息。不可出现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校或单位等信息。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的字体。视频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应使用正确表示国家版图的地图,不得出现与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
3.提交要求
每人限报 1 件作品,限报 1 名指导教师。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指导多个作品获奖的指导教师不重复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参赛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设硬笔和毛笔两个类别,具体要求如下:
1.作品内容
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反映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古今诗文、楹联、词语、名言警句,或中华优秀图书的内容节选等。当代内容以正式出版或主流媒体公开发表为准,内容主题须相对完整,改编、自创以及网络文本等不在征集之列。
硬笔类作品须使用规范汉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书写笔画形态和离合关系正确,行书作品不能随意改变笔画形态和夹带草书;毛笔类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写法,字体不限(篆书、草书须附释文),但须通篇统一,不可提交临摹作品。
2.作品要求
硬笔类作品可使用中性笔、钢笔、秀丽笔。硬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A3纸大小(29.7cm×42cm以内)。毛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cm×69cm至95cm×180cm),一律为竖式,不得托裱。手卷、册页等形式不在参赛范围之内。
3.提交要求
参赛作品应为2025年新创作的作品,由参赛者独立完成。参赛人员需同时提交参赛作品图片与书写视频(书写视频旨在证明作品确为本人书写)。
(1)参赛作品图片要求
硬笔类作品上传分辨率为300DPI以上的扫描图片;毛笔类、粉笔类作品上传高清照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为2—10M,要求能体现作品整体效果与细节特点。
(2)书写视频要求
请拍摄参赛者上半身书写视频,摄像设备放在参赛者左侧(左手书写者在右侧拍摄)。开始书写前,参赛者本人须手持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身份证、学生证等带有本人照片的证件),将持证的手臂和上半身拍进视频,头发不得遮挡面部,需露出五官,并确保证件上的姓名、照片清晰可见(注:证件上姓名、本人照片不能遮挡或被手指捏住;为确保隐私安全,其他信息可以部分遮挡),持续5秒。完成以上操作后,即可进入书写环节的录制,书写内容应为参赛提交作品内容中的一部分,以体现本人书写水平。书写环节录制视频时长控制在2分钟内,在录制作品书写的过程中,无须将作品全部写完。随后,进入展示环节的录制,参赛者手持该作品正对手机或摄像机,停留并录制5秒。总体拍摄画面应清晰展示书写内容,拍摄内容不得中断,视频不得剪辑。视频总时长不超过3分钟,300MB以内,MP4格式。
(3)纸质作品要求
硬笔类、毛笔类直接提交纸质作品,作品背面右下角请用铅笔正楷标注类别、组别、作品名称、参赛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指导教师及单位,例如:硬笔、中学生组、《静夜思》、参赛者李某、第一中学、158********、指导教师王某、第一中学。所有提交纸质作品必须与上传视频和图片保持一致,否则取消参赛资格。纸质作品概不退回。
(四)“印记中国”篆刻大赛
本次大赛人员自行报名参赛。参赛者可通过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官网(网址:https://jdsxj.eduyun.cn)报名参赛、上传作品、查看赛事通知和名单公示、下载证书等。
五、注意事项
(一)宣传动员(4月20日—4月25日):请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要求积极宣传,广泛动员,认真组织。
(二)作品推荐(4月25日—5月15日):请有关单位加强对参赛作品的内容、形式审核和参赛者资格的审核。三类比赛各单位每类限报1—2个作品,作品视频、图片及参赛报名表发送至指定邮箱。
参赛人员请加群: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校内初赛:949408810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校内初赛:949295195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校内初赛:185193349
(三)学校初赛(5月15日—20日):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邀请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颁发获奖证书并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长江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系人:谢琼
电话:0716-8062856
人文与新媒体学院联系人:耿传令、匡敏
电话:0716-8060586
邮箱:rwxshbango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