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一代又一代长大人听党话、跟党走,在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作为长江大学师范教育起点的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简师”),在中国共产党长江局的直接领导下,用教育的武器掘起民众的力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学子,壮大了党的基层组织,涌现出众多的抗日烈士和英雄人物,被誉为“鄂西的抗大”“湖北的陕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积极力量。
我们开辟《探寻红色基因,弘扬简师精神》专栏,将陆续刊发学院“文心之路”社会实践队挖掘到的抗日时期长大人的红色故事,旨在共同探寻长大人求实、进取、创业、报国的红色基因,弘扬长大校史中永久留存的简师精神。
(通讯员 归航 史习钿/文 史习钿/摄)2月13日,“文心之路”社会实践队队员史习钿前往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寻访简师原教导主任田绥祥在南京开展地下工作的故事。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原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是集中保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的国家级档案馆。结合前期调研和现场史料,我们了解到,抗战胜利后,田绥祥受组织委派来到南京,以国民党干部身份为我党收集情报,掩护同志工作。尤其是在1948年3月,田绥祥还以伪国大代表身份参加了国民党召开的“国民大会”。彼时的“国民大会”是在解放战争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和蒋介石希望进一步巩固其个人统治地位的双重背景下召开的。这个带有“蒋记”标签的“国民大会”,于1948年3月29日召开,直至5月1日闭幕,在此期间,田绥祥向外界揭露了会上国民党各方势力相互对峙的种种丑态和闹剧,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看透了国民党的真实面目。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在“国民大会”结束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仅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终结,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历史命运的结束。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进一步接受到了红色教育,他们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成为简师精神的传播者、传承者,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田绥祥,男,1909年生,河北安新人。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8至1930年以安新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的身份掩护配合本地党组织进行土地革命。1933年9月任天津市国民党党部干事。1935年任国民党徐州专署科员。1938年7月任简师教导主任(代行校长之职)。1941年至1948年,先后在重庆、南京以国民党干部身份开展地下工作。1949年上海解放后参与城市接管工作,并担任华东贸易部秘书处副处长。1956年4月任中央外贸部交际处处长。1959年冬任中央党校讲师。1963年9月去世。
(审核:李波;编辑:归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