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探寻红色基因 弘扬简师精神】学院“文心之路”社会实践队赴宜昌、天门开展实地社会调研

    作者: 时间:2025-01-23 点击量: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一代又一代长大人听党话、跟党走,在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作为长江大学师范教育起点的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简师”),在中国共产党长江局的直接领导下,用教育的武器掘起民众的力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学子,壮大了党的基层组织,涌现出众多的抗日烈士和英雄人物,被誉为“鄂西的抗大”“湖北的陕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积极力量。

    我们开辟《探寻红色基因,弘扬简师精神》专栏,将陆续刊发学院“文心之路”社会实践队挖掘到的抗日时期长大人的红色故事,旨在共同探寻长大人求实、进取、创业、报国的红色基因,弘扬长大校史中永久留存的简师精神。


    (通讯员 归航 胡罗涛 李诗琴/文 胡罗涛 李诗琴/摄)1月22日-23日,“文心之路”社会实践队队员胡罗涛、李诗琴分赴宜昌市档案馆、天门市渔薪镇潘家渡村,寻访曾在简师工作过的红色人物张师载、潘元凯。

    (图为“文心之路”社会实践队在宜昌市档案馆)

    1月22日,胡罗涛来到宜昌市档案馆,他此行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原简师党支部书记张师载在离开简师后的革命事迹。通过翻阅史料,我们了解到,1940年4月,张师载在卸任简师党支部书记后赴任宜昌县委书记。当时的宜昌及附近地区均为国统区。张师载领导当地的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一方面努力开辟地下交通线,加强南方局和鄂豫边区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宣传抗日,为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提供各方面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张师载一直在云南工作,先后担任云南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中科院云南宇宙射线研究所党委书记等职。1982年,张师载经云南省委批准离职休养。1994年12月病逝。

    (图为“文心之路”社会实践队在潘家渡村)

    1月23日,李诗琴来到潘家渡村,这里是曾在简师担任军事教官的潘元凯的出生地。李诗琴此行希望通过与当地人沟通,更多的掌握潘元凯的信息。在经过多方咨询后,李诗琴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天门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尤其在岳口、渔薪等地抗日救亡运动声势浩大,先后发展地方武装、民兵千余人。潘元凯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开封、江陵以国民党籍军官身份从事地下工作。1939年8月至1940年7月,为培育抗日武装力量在简师担任军事教官。离校后受党的派遣,在江陵一带从事兵运工作,因地下党身份泄露,在1941年冬被国民党杀害。

    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工作,“文心之路”社会实践队既感到收获满满,同时内心也生出一种使命感。他们表示,在长大校史上,有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国家的张师载,也有将自己的宝贵生命献给民族解放的潘元凯,这些人的故事不应该蒙尘,也绝不会蒙尘,这些人的故事将在新一代长大人中传递、弘扬。

    张师载,男,1912年生,河北遵化人。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期间加入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社会主义联盟等进步组织,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1月,张师载任中共松枝宜工委书记。1939年9月任简师党支部书记。1940年4月,调任中共宜昌县委书记。1941年,张师载到昆明联合大学复学,后相继任中共云南省工委委员、中共滇南工委书记、中共思普地委书记、边纵九支队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张师载任云南省个旧市委书记。1975年任云南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1980年,负责筹组中国科学院云南宇宙射线研究所,后任党委书记。1982年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离职休养。1994年12月病逝。

    潘元凯,男,1906年生,湖北天门人。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天门西乡工作。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后,受党组织委派赴开封从事地下工作。1939年在松滋简师担任军事教官。1940年在江陵一带从事兵运工作。1941年冬因地下党身份泄露遭国民党杀害。

    (审核:李波;编辑:归航)

    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1号 长江大学东校区文科大楼7楼

    电话:0716-806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