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永秀)今年7月开始,学院与荆州市荆州区联合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为贯彻落实普查工作要求,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安排学院党委委员卢川负责,加强学生选拔培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普查工作,架牢校地合作桥梁,擦亮“四普”底色,弘扬荆楚文化。
11月初,国家文物局组织“当一天普查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湖北省。考察专班对我省恩施州利川市、荆州市荆州区等地四普工作进行跟踪考察。11月12日,国家文物局还对长江大学学生参与“四普”工作进行了报道。据了解,目前湖北省已调查不可移动文物总计26960处,其中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25475处,复查率达69.8%,调查新发现文物1485处。
我院学生在川店进行文物普查工作(图片来源:荆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湖北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其中就包括省内高校力量。荆州区积极利用新设备、新技术,与长江大学合作开展普查的工作举措,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荆州市共组建13支调查队伍,140人参与实地调查工作,我院参与学生达24名,占普查队伍总人数的17%。
学生正在进行无人机调试与定位(图片来源:荆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荆州区与长江大学历史系合作开展田野调查,形成“外业调查+内业整理”的方法。学生们参与文物点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的确定,还参与矢量图、本体边界坐标测量、文物采集和拍照等工作,全面完整地记录文物信息,工作效率高、完成质量好。据荆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介绍,截至11月中旬,已完成荆州区马山镇、太湖港街道、川店镇、八岭山镇、菱角湖管理区共计530处文物点田野调查(包含单体文物1510个),其中新增26处(单体文物63个),完成率近85%。
我院本科生正在熊家冢主冢进行测量(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领导深入现场考察时,我校2022级本科生梁灿儿及其团队成员正在熊家冢墓地开展工作。该墓地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荆楚故地目前已知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东周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之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山墓群的文物构成。
在熊家冢普查现场,梁灿儿正在用平板进行数据录入,还有同学用无人机进行影像采集,另外几名成员正在用RTK进行点位数据采集。记者发现,学生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很快就完成数据采集。当记者问及学习安排时,梁灿儿说:“每周没课的时候就过来,大概能有两天半的时间参与普查。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难,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用一周的时间掌握了技巧。”在记者问及参与文物普查对学业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时,梁灿儿表示:“通过参与文物普查,对荆楚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课本上的知识突然变得鲜活,会向同学和亲朋介绍自己学会的文物普查知识。”我院参与文物普查的学生,受到了国家文物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据荆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介绍,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荆州区将进一步借助长江大学力量,发挥校地合作优势,力争在年底前高质量完成“四普”工作。
(审核:李波;编辑:田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