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梦如,女,21岁,汉族,共青团员,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广编12102班学生,湖北武汉人,高中毕业于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作为一名热爱文学且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女孩,她积极参与文学比赛,向各大文学刊物投稿。在校期间积极投身文学创作,获荆州市首届九歌诗会创作组二等奖,“书香青春”全国大学生读书大赛优秀奖,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近十项;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小说散文数篇,其中小说《胖先生》在《中国校园文学》头版刊登并在公众号发表创作谈。文史散文《在沙市遇见孙叔敖》在省刊《档案记忆》刊发。7000字小说《黄鹤东去》发表于省级文学期刊《西部》,诗歌《读诗》发表于重点文学期刊《散文诗》,并于2024年荣获长江大学2024“万人创百星”文学创作之星称号;积极参与各项文学活动,其中,她作为年龄最小的作者参加了2023年湖南省作协举办的“春季改稿班”。并于2024年参与华东师范大学“新现实、新写作”写作暑期学校;踊跃投身社会实践,先后在湖北日报旗下极目新闻、小洪山社区实习,采编数十篇新闻稿并登载于“极目新闻”和“楚天都市报”及长江云等平台。且作为社区注册志愿者,2022年12月获小洪山社区优秀志愿者称号;语言能力优秀,获得普通话考试二级甲等、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且在雅思考试中获得总分7.0,小分6.5的成绩。现已录取香港大学硕士研究生。
毕业感言:热爱是黑暗中点燃希望的火苗,执行力是助推理想之火燃烧的燃料,感谢母校给了我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未来,我将带着梦想起航,在陌生的热土上继续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谌天一:女,21岁,汉族,共青团员,广电12101班,湖北武汉人,高中毕业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
出于对专业的热爱,她始终以赤诚之心深耕学识、以笃行之姿投身实践,在多维度成长中勾勒出亮眼轨迹。大一大二加入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大二担任全媒体采访中心干事,在长江大学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和校报平台上发表文章10篇:《同心战疫这支300多人的队伍守护着长大师生》、《井下也能使用“倒车雷达”?》、《一起“上岸”!电信学院这个宿舍不一般》、《同心战疫3w+礼包!温暖MAX!》、《<生命长江>第八季第一讲:长江战略与长大使命》、《长江大学第十九届运动会开幕》、《十佳大学生张羲彤: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口译员》、《爱的维度》、《带你去海边》、《等得樱花开,守得明月见》,与此同时,她镜头下二十余张新闻图片如运动会拼搏剪影、讲座现场特写等,亦成为校园记忆的鲜活注脚;她积极参与社团文化活动与学院清扫志愿工作,在服务中锤炼责任意识;大二曾到荆州市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实习,拍摄景点短视频,大三到基层居委会实习,真正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基层服务中;运用专业知识,参与《元豆泡糯米》、《猫鼠游戏》的节目策划与制作;一次性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考取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获得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获得“长江大学新闻奖”、“米兰设计周”湖北省三等奖;曾获“长江大学优秀团干”“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干部”“长江大学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各1次;秉持对专业的热爱,现已考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她将继续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深耕,让“以热爱为帆、以实践为桨”的成长信念绽放光芒。
毕业感言:时光不可倒流,此刻的每一份努力都在雕刻未来。四载春秋,我在知识的沃土上深耕,在实践的浪潮中成长,把热爱藏进文字里,将坚持融入实践中,那些踏过的每一个脚印、日夜积累的知识,终会成为破土的力量。愿我们以笔为刃,以梦为马,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刻下永不褪色的青春注脚!

黄骞:女,21岁,汉族,共青团员,广电12101班,湖南长沙人,高中毕业于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
她认真刻苦,踏实勤奋,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在各个方面积极探索。曾任长江大学第六届青年传媒中心编辑部负责人,负责校级刊物《长大青年》的审稿、排版和编发以及长大青年杂志社微信公众号的排版、审核及运营;热心公益,曾参与隆平水稻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中心小学远程授课服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坚持知行合一,先后在湖南卫视《我家那小子2024》节目组、湖南日报经济频道、湖南马栏山上传媒有限公司、荆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荆州市烟草专卖局融媒体中心共五家媒体、企业单位进行实践学习,在省级媒体平台新湖南、湖南日报上发表6篇稿件,参与撰写的《欣欣向“融”,长沙向南即将大变样》一文阅读量破万。一次性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其中四级口语考试等级为B+,同时考取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证;作为第一作者,和团队成员一起拍摄的以荆楚特色文物——漆器为主题的短片,在2024年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湖北省一等奖;曾获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三等奖、长江大学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三等奖;曾获评“长江大学三好学生”2次、“长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1次、“人文与新媒体学院三好学生”1次。现已推免至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毕业感言:四载晨昏,我从零开始学习了采、编、播、拍、剪等诸多技能,尝试了许多不同领域中倍感兴趣的项目,也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打磨出了很多想表达的作品,虽然也有很多事还来不及去做,没有挑战自己,没有去看更大的风景,没有读更多的书,但还好幸运与努力的加持下也做成了很多事。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自由之风一路吹拂,我也将继续启程,走到灯火通明,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李婧语:女,22岁,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广电12101班,湖北武汉人,高中毕业于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怀揣对传媒事业的热爱,她锐意求索,深耕不辍。学习上,始终保持勤奋刻苦的劲头,注重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上,不断向党组织看齐,在大一时便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参与党课学习,取得优秀的思政考核成绩,于2024年5月27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生活中,以乐观坚韧的心态应对挑战,善于在集体中发挥协作精神;工作上,自大二至大四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尽力做好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桥梁。
曾任校大学生艺术团主持部干事,主持四级交流会、“长江杯”演讲比赛等各类活动;曾任长江非遗学社宣传部干事,参与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注册中国志愿者;参与“武汉市东西湖区323攻坚行动之心血管疾病筛查”,协助基层卫生院进行社区慢病筛查;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的“暑期爱心托管班”活动中进行义务帮扶,累计服务时长120小时。积极参与专业相关实习实践活动,在行业一线锤炼专业能力,先后在荆州广播电视台健康事业部和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进行专业实习,参与完成多个民生新闻稿件及电视新闻节目,脚踏实地了解城乡真实社会面貌;同时将专业优势延展至文艺舞台,受邀参演“2023年荆州市国际中秋联欢晚会”,和学校留学生同学们合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拓展相关技能,一次性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获得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以赛促学,努力尝试,不断突破,在导演、编剧、演员、剪辑等多重身份中找寻自身可能性,曾获“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湖北赛区一等奖、三等奖,“2023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二等奖,“2024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优秀奖、省级优秀奖;曾获评“长江大学三好学生”2次、“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干部”1次、“长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员”1次、曾获国家奖学金1次;现已考取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
毕业感言:站在毕业的节点回望,忽然懂得,所谓成长,是把“仰望星空”的憧憬,酿成“脚踏实地”的坚持。每一步,都算数。

刘茜:女,21岁,土家族,共青团员,广电12101班,湖北恩施人,高中毕业于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
在学习中秉持严谨、用心的态度,课上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后认真完成课程任务。通过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英语口语考试。为提升个人能力,除了本专业的学习,还辅修英语专业。曾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第二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大学生遭受电信诈骗的原因及防范机制建立》。
怀揣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想,她加入了校融媒体中心,成为一名学生记者,负责学校的内宣和外宣工作,报道过校运动会、十佳大学生、挑战杯获奖队伍、食堂上新等新闻,在校新闻网、校官方公众号、校抖音官号等平台累计发布消息、通讯、视频等形式的新闻作品共48篇。曾为极目新闻供稿,作品发布于极目新闻官方账号、楚天都市报等平台。她曾与环境艺术、中文专业的同学共同组成郢都路社区期刊工作小组,为郢都路社区创办期刊《郢都季报》,深入社区,采访社区榜样人物,撰写通讯稿,校对期刊内容。曾获2023年度湖北省高校新闻奖媒体融合类二等奖2次、2023年度湖北省高校新闻奖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二等奖、2024年度湖北省高校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三等奖。
她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曾任校融媒体中心的副团长及首席记者,负责开展团内各项工作,参与制定组织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参与策划并执行全团招新、记者节活动、全团大会等活动。她曾参与蓝信封行动、学校第二十届运动会志愿服务等志愿活动,在张富清红色驿站志愿服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志愿者”。曾获米兰设计周非命题赛道数字媒体类湖北省三等奖、长江大学人文学业奖学金;曾获评“长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1次、“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干部”1次、学院“三好学生”1次。
毕业感言:种下一棵树的最好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当机会降临的时候,请好好把握;当稍微欠缺一点运气的时候,也无需着急,做一个种树的人,挖坑、填土、施肥、浇水,总有一天会迎来自己的枝繁叶茂。

柳林秀:女,22岁,汉族,共青团员,广电12101班,湖北襄阳人,高中毕业于襄阳市第五中学。
在大学期间,她始终秉持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理念。绩点始终位居专业前列,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校级、院级三好学生各1次,优秀共青团员1次。积极参与学术竞赛与专业实践,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及湖北省优秀奖,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一等奖,第十二届“导航杯”实践教育活动微视频大赛中南赛区三等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湖北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十二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三等奖,全国高校创新创业竞赛“品牌策划”校赛三等奖等奖项。并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与普通话二级甲等考试。同时,作为第十六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各环节工作,所在项目成功获国家级立项。
在校园组织与文体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策划和跨部门协作经验。自大一起担任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排球队队长,多次参与校运会各项赛事并获佳绩;积极投身学生工作,曾任长江大学国旗护卫队宣传部干事、学院学生会文体部干事、学习与科创部部长及融媒体中心视觉部干事,负责活动的策划执行和视觉物料制作等。
志愿服务方面,多次参与无偿献血等志愿活动,曾在荆州市“九歌”诗会中获评优秀志愿者;社会实践方面,曾在荆州广播电视台担任节目助理,在北京网易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深入参与短视频后期制作与销转策略运营,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进一步坚定了在传媒领域深耕发展的职业方向。
毕业感言:大学期间那些咬牙坚持、默默积累的时刻,早已沉淀为心底的光,照亮未来迷茫与受挫时的前路。感恩遇见一路上每一个并肩作战的朋友。未来,我将始终铭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以“真诚本身就是道路”的态度脚踏实地,坚信“天无绝人之路”,积跬步至千里,步步靠近理想。

邹晨玉:女,22岁,汉族,中共党员,广电12101班,山东烟台人,高中毕业于山东省龙口市第一中学。
把勤奋学习作为大学校园生活的核心,同时致力于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所收获。大一、大二,分别担任新闻2班和广电12101班班长兼团支部书记,曾任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信息发布部门干事、长江大学话剧社新媒体运营部部长,积极参加班级建设,为社团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期间多次参加荆州市大学生志愿献血活动以及学院迎新活动,疫情期间参加家乡龙口市防疫活动获得优秀志愿者证书,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核酸检测等防疫志愿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一次性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成功考取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同时辅修本校法学双学位,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着重提高学习效率。曾获得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三等奖、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二等奖、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三等奖、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优秀奖、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三等奖,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实践,实现“知行合一”。曾获评“长江大学优秀个人”、“长江大学活动积极分子”、“长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员”、“长江大学三好学生”、学院“三好学生”、学院“学生活动积极分子”,踊跃参评各种荣誉,促进自己向身边优秀榜样看齐。曾代表学院篮球队取得长江大学第二十一届运动会篮球赛女子组第三名、长江大学第二十二届运动会篮球赛女子组第一名,通过运动缓解压力提升团队意识;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现已考取辽宁大学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毕业感言:青春是夜空的星辰,梦想是闪烁的坐标;奋斗是永不停歇的长跑,每一步都丈量着与理想的距离。我们以汗水为墨,将迷茫写成脚下的路标。追梦的途中或许布满荆棘,但正是那些跌倒与站起的瞬间,让灵魂淬炼出光芒。青春与奋斗从来不是单选题,而是用炽热的信念将二者熔铸成翅膀——唯有在燃烧中飞向更高处,方能触摸星辰的温度。

康鑫:女,23岁,汉族,中共党员,历史12101班,湖北利川人,高中毕业于湖北省利川市第一中学。
她自大一至大四期间,一直担任历史12101班副班长兼安全委员、寝室长,协助管理班级和寝室事务;曾任南苑学生宿舍19A5层楼层长,协助学校疫情防控;曾任院学生会安全管理部干事,负责学院安全与寝室事务;曾任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协助处理党支部相关组织事务。她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在首届楚文化节大学生“九歌”诗会颁奖典礼中,因态度积极、工作表现优异,被评为“活动积极分子”,还参加过荆州马拉松志愿活动、荆州博览会志愿活动、荆州“创文”活动和无偿献血活动等,志愿云总志愿时长达到46.5h。在校期间,她积极考取了普通话证与教师资格证,通过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她曾在连续两届校运动会上取得女子4×400米第八名和女子200米第七名的成绩;曾获“优秀共青团员”一次、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还获得过学院《考古学通论》课堂笔记二等奖、学院2023年“明亮清雅.同心同德”寝室文化节文明板块一等奖;曾参与过班级“活力团支部”建设,获得二等奖。她通过刻苦学习,现已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毕业感言:回首我的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便是成长。记得初入大学校园时,我对许多事务都持着害怕、逃避的心态,不敢尝试,也不想尝试。但在一次又一次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后,我做到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独立出远门,第一次主动争取班级职位,第一次登台讲课,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大学提供给我们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展示舞台,让我们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不仅是学识、经验的积累,还有人格、价值观的完善。这些,足以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李钟晴:女,22岁,汉族,中共党员,历史12101班,湖北武汉人,高中毕业于武汉第二十三中学。
她出于对历史的热爱,始终勤奋好学,她非常有耐心与毅力,在大学期间全方面发展。大一期间担任校级组织长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干事、校级组织蒲公英之家干事,大二期间担任校级组织蒲公英之家秘书部副部长、大四担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纪检委员。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给庆云县尚堂镇中心小学上课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参与荆州市马拉松志愿者、荆州博览会志愿者、多次担任校级活动如“五四表彰”“毕业典礼”“未来艺术家”等的颁奖工作人员、参加长江大学文院创文志愿活动以及武汉玫瑰西苑社区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志愿者,顺利通过长江大学学生干部初级培训班培训、长江大学第十六期团学骨干中级培训班培训。已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证书、中小学教师资格合格证书、中国志愿者证书。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院级项目1项—《定向村的创意乡村策划》。大三时期获得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历史系师范技能竞赛一等奖,代表学校参加湖北省教师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三等奖、“田家炳”杯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优胜奖、荣获长江大学微课大赛院级二等奖、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历史系笔记大赛二等奖、参与长江大学活力团支部建设,获得二等奖等荣誉奖项。目前已考取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中国史研究生。
毕业感言:那些为梦想拼尽全力的时刻始终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推动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迎接下一场未知的比赛。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每段旅程的终点,都是下段旅程的起点。那些追逐着光的人,自己也成了光。唯有保持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鼓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劲头,主动把一件件小事做好,终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张倩文:女,23岁,汉族,共青团员,广编12102班,山西晋城人,高中毕业于山西省晋城市矿区中学。
在校期间,她始终以传媒人的专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业、实践、竞赛等领域全面发展,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卓越综合素养。担任长江大学招生宣传协会副会长期间,统筹策划“优秀学子寒假回访母校”等品牌活动10余场,暑期累计服务考生300余人,主导创作的招生宣传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B 站三大平台累计获得10w+浏览量,个人获评校级"最美招生宣传大使"“优秀志愿者”(2次);作为长江话剧社编剧部部长,创作清正廉洁题材《大丈夫》、反诈系列视频《长江说法》等原创剧目4项,同时担任学校心理情景剧剧目指导;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主持完成并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获"蓝桥杯"全国数字媒体设计大赛二等奖、未来设计师NCDA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2项;大学四年里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累计斩获湖北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省级一等奖等20余项省级荣誉,形成涵盖策划、文案、设计的全媒体作品矩阵;曾获评“长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员”1次、学院“三好学生”1次;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神开德贵”奖学金1次;
毕业感言:站在毕业的路口回望,求学路上的每一次迷茫与坚持,都化作成长的印记。那些挑灯夜战的疲惫、实践受挫的沮丧,最终都成为照亮前路的星光。困难时不妨驻足看看来时路,每一步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次尝试都在铺就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