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蓝心:女,21岁,汉族,共青团员,广电卓越12001班,四川内江人,高中毕业于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
出于对广播电视学的热爱,她始终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在各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绩点名列前茅。学有余力的她又在大二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辅修了经济学作为第二学位,且在后续考研中又因为对审计学的热爱,成功跨专业考入了西南政法大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方面多样发展的全面型人才。自大一加入了长江大学电视台,因态度积极,表现突出被评为“活动积极分子”。此后,大二担任长江大学电视台新媒体部实习副部长,在长江大学电视台融合后,又担任起了长江大学融媒体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副部长,积极参与学校对内对外的宣传活动,为学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在疫情期间主动加入社区的志愿服务并获得了服务证明,积极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大一开始参与社会实践,分别在内江市市中区生态环境局、资中县融媒体中心、北京小黄人科技有限公司、荆旅集团文创公司、四川省绿满园农资有限公司、资中天涯广告经营部进行过大大小小六次实习,积极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便更好地吸收课本知识;一次性以英语四级笔试584,口试C+、英语六级461的成绩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获得了普通话二级乙等的证书;曾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二等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优秀、中国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优秀长大时光短视频征集比赛优秀奖,从比赛中不断获取实践经验,不断总结提升个人能力;曾获评“长江大学三好学生”1次、“长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1次;现已跨专业考取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毕业感言:在20多岁的年纪,美丽是常态,慌张也是常态。其实有时,迷茫也并不全是坏事,它恰恰证明了你在为自己的人生思考,你没有随波逐流地跟着他人的脚步前进,也没有盲目地听从他人的安排,而是在寻找一条自己应该去走的路。打开自己的视野,从多角度分析,拓宽思维的宽度与广度,焦虑和不安自会消减。
周承运:男,22岁,侗族,共青团员,广电(卓越)12001班,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毕业于剑河县第一高级中学。
抱着对摄影的热情与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他开启了大学生活,并保持着记录与创作的习惯,在抖音平台发布原创视频内容,获得不错的影响力,累计播放量超过400w。
在班级里,统筹制作的视频作品,帮助班级在活力团支部省赛当中获得“省级金牌团支部”称号,在学校宣传当中投稿和制作的视频代表学校被推送到“湖北长江云平台、楚天都市报等平台、湖北卫视”,在荆州市九歌诗当中,拍摄并制作了宣传片,并参与直播摄制。
在校期间加入各校级媒体组织:长江大学招生办、长江大学校友总会、人文长江,坚持着“做好作品、做好内容”,传播长大的“好声音”。并多次面对校媒中的“新鲜血液”开展视频制作培训,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视频拍摄的经验,为校媒的发展培养新人。
同时,也将作品投送到更大的平台当中,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奖项:“长江大学新闻奖”湖北高校新闻奖二等奖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优秀奖大学生广告大赛湖北省优秀奖“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银奖”“创意星球学院奖银奖”“长江大学万人创百星十佳之星”等20余项。
2022 年,创办了“一克映画工作室”,同时也开创了新的自媒体账号,拍摄制作了《退伍日记》《七里香》等短片,在目前发布的 20 条作品已经累计收获 80W 的浏览量,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与支持,并将该项目参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已经获得省级项目立项。现已在创业阶段。
毕业感言: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不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
朱钰缘:女,22岁,汉族,中共党员,广电卓越12001班,湖北荆州人,高中毕业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
自20年入校以来,她便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从各个方面充实提升自己,始终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入学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2023年5月成功转正;自大二至大四一直担任班级团支部副书记,负责班级党团关系的各项事务;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成为一名光荣的注册中国志愿者,疫情期间自愿成为社区的一名基层人员上传下达,核实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安抚群众;一次性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英语口语B,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自学自考了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2020年获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社会实践优秀小组;2021年和团支部书记一起带领支部获长江大学“百生讲坛”活力团支部第一名和湖北省“百生讲坛”金牌活力团支部;曾获评“长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1次,“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干部”1次;曾获“第七届米兰设计周——高校设计展非命题赛道省三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赛本科组三等奖”“大学生广告创意设计大赛湖北省优秀奖”“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二等奖两份,省三等奖一份)”;在校期间作为寝室长也带领寝室获评“文明寝室”1次。现已被录用成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
毕业感言:毕业,让我明白了成长的真谛。成长不仅仅是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更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们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也收获了许多成功和喜悦。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未知的挑战,但请相信,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让我们勇敢地迎接未来,共同书写人生的华章。
陈雪娟:女,23岁,汉族,共青团员,历史12001班,湖北襄阳人,高中毕业于湖北省襄阳市第三中学。
出于对历史学的热爱,大一下转专业到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历史系。在此期间,勤奋好学,取得优异的成绩,综合绩点专业第二。自大一至大三一直担任长江文学社副社长兼编委;同时,曾担任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管理员。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在大二期间,定期去荆州博物馆做志愿服务。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参与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获推国家级;参与长江大学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金奖,入围省赛。获评“三好学生”2次、“优秀共青团员”1次;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
毕业感言:感谢这四年的时光,它构成了我人生中美好的一部分。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会在未来继续前进,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费可欣:女,21岁,土家族,中共党员,历史12001班,湖北恩施人,高中毕业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入学以来,费可欣坚持沉淀积累,不断锤炼专业基础,以综合绩点4.03位列专业第一;她积极对待学干工作,在任历史12001班学习委员期间,端正学风,团结同学,踏实工作获得大家认可。作为22级历史系班主任助理,她也积极组织班会,分享学习经验;作为中共党员,她积极履行党员职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三下乡”党团宣讲与学习实践,组织荆州博物馆志愿讲解与服务工作。帮扶协会活动、家乡教育局实习、2022年人文与新媒体学院迎新等活动与工作,她都积极参加,从实践中领略时代青年之责;为培养专业就业能力,她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与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为训练科研能力,她多次参与学科竞赛,结合地域历史研究现状确定研究主题。她根据楚史研究、历史研究新视角、历史科普研究、新兴文娱产业研究与区域文化建设政策等,构思并主持了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构造与传递——明清时期荆州地区楚国记忆研究》、1项校级一等“互联网+”项目《楚国生活指南——新媒体时代楚文化沉浸式宣传底本构建》,参与1项校级二等“互联网+”项目(《另起炉“窖”——新时代下以冰窖为例的古代冷藏技术复原与宣传探究》);获得本科生年度国家奖学金2次,长江大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1次,“三好学生”荣誉1次,“优秀学生干部”1次。此外,她还曾获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本科生组三等奖、本科生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知识竞赛“学习达人奖”、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师范技能竞赛获一等奖。四年积累,费可欣获得学院推免资格,通过预推免面试录取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毕业感言:本科阶段课程虽已全部完成,但作为历史学学生,探索千古、丈量八方的求真之行才刚刚起步。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积累沉淀,求通达,力创新。
马敬伟:女,23岁,汉族,中共党员,历史12001,河北沧州人,高中毕业于沧州市第一中学。
马敬伟自2020年进入学校,积极生活,刻苦学习,成绩一直稳居班级前列,并在四年学习中得到专业课平均绩点3.7的成绩。在大一至大四期间她一直积极参与并完成班级和学院事务,曾在大一学年担任辅导员办公室助理,辅助辅导员完成部分表格文档整理工作,她历任历史12001班心育委员和班长兼团支书,并担任班级班长兼团支书工作至今,帮助老师和同学们传递信息、管理班级,发挥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她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担任长江大学羽毛球协会团支书,参与计划多次比赛活动。她注册成为中国志愿者并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参加家乡以及学校抗疫活动,作为党员坚守在学校,参加荆州创文等活动,参与到“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回到家乡公安机关学习工作,在乡镇派出所档案办公室完成整理文档工作,她参与专业实习实践,到京山县绀弩中学作为实习历史老师,参与专业课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顺利完成实习;大学期间,她一次性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并取得四级599分、六级500分的成绩,一次性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获得二甲等级、一次性通过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她主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项《清代女性的家庭生活——以墓志铭为中心》,组织小组成员收集材料、组织小组会议、协调小组工作,顺利结项;她曾获评学校优秀学生干部2次、学校三好学生1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学校优秀实习生1次;她现已通过研究生考试,被西北师范大学拟录取。
毕业感言: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书上还说,人生何处不相逢。大学四年,和朋友拥有过一次次相遇,一起走过一次次考试,共同计划一次次旅行,终于我们都走向了熠熠生辉的未来。历史探索的脚步延伸到未来,我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