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罗涛)为深入挖掘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楚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9月20日上午,长江大学人文学院师生赴荆州博物馆参加由市文旅局、荆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看见中国先秦丝绸宝库——荆州马山一号楚墓织绣品特展》,开展了一场沉浸式文化实践教学活动。

开幕式上,一段古朴典雅的楚国乐舞再现了楚地“礼乐相和”的文明气象,而以丝织文物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如楚纹丝巾、刺绣团扇等,让沉睡千年的楚韵焕发出当代生命力,展现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依次参观了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区、楚纹饰漆器展区以及本次特展的核心展区——马山一号楚墓织绣品陈列。从织造精湛的先秦丝绸残片,到纹饰瑰丽的漆木虎座鸟架鼓;从记录历史的汉代竹简,到保存完好的西汉遂先生干尸,每一件文物都无声地讲述着楚文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和“兼收并蓄、汇通南北”的包容气度。展览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观摩与交流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楚文化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

此次活动不仅是长江大学人文学院依托专业特色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次融文化寻根与思政教育于一体的“行走课堂”。师生们一致认为,楚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与艺术高度,为新时代青年筑牢文化根基、涵养家国情怀提供了丰富滋养。大家表示,将更加主动地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让楚韵文脉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青春动能。
(审核:李征宇;编辑:耿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