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果/文 童依晗 李远淑/图)2025年5月29日,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文心之路”社会实践队在荆州古城宾阳楼开展“楚韵千年粽情荆州”端午文化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非遗传播,青年学子以“志愿者+参与者+传播者”三重身份,架起了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在民俗体验区,队员们带领市民包制棱角分明的楚粽、清香扑鼻的艾草粑,编织象征吉祥的五彩绳。射五毒活动中,弓箭对准毒物图案的刹那,古老驱疫习俗焕发新生机;编五彩绳的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人员互相交流编织技巧,将五彩的丝线编织成精美的手链,寓意着祈福和辟邪;香囊制作环节更成为流动的文化课堂,一针一线间传递着“佩帏辟邪”的千年智慧。

非遗市集上,简牍、漂漆扇等传统工艺引发围观。队员们通过现场演示,将非遗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娓娓道来。游客们触摸着漆扇上的云纹,惊叹道:“原来《楚辞》里的‘华采衣兮若’是这般模样。”临时邮局的纪念邮戳,则让文化记忆有了具象载体。

这场文化实践印证了“知行合一”的力量。当00后大学生手把手教孩子缠五彩绳时,文化传承已不再是口号。正如队员所言:“我们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了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我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者,更要成为活化传统的火种。”活动以端午为窗,让荆楚文化的基因在年轻一代手中延续创新。
(审核:李征宇,编辑:耿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