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灵魂的升华!”她,一个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姑娘,写诗、绘画、写小说是她的特殊爱好;她,怀揣着文学梦想,两年如一日,从未停止过;她,纤纤素手,心系文学,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她就是长篇武侠言情小说《秦客轩》作者、文学院师范10901班周红艳。
    4月9日上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公开发行的长篇武侠言情小说《秦客轩》在东校区13教举办签售会。70万字的长篇小说是一个漫长而又巨大的工程,而这背后又有多少个不眠夜?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记者走近了《秦客轩》的作者周红艳。
一心爱文学,厚积薄发
    “写诗歌也好,写小说也好,构思要精巧,文笔要优美,情感要到位。”周红艳向记者解释道。在她八九岁的时候,她跟随父母离开四川绵阳老家,迁居到新疆克拉玛依市。在这个懵懂的年纪,故乡的青山绿水、青瓦白墙已给她的记忆打上了深深的印记,这为她后来的写作打下了背景基础。后来随父母的北上打拼,又经历了另一种干烈的“大漠”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她骨子中会蕴含了江南人家的细腻,也包容了漠北人家的豪爽的原因。这些特别的经历给她的创作背景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和情感积淀。
     生活在克拉玛依的十几年中,她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但是利用已有的资源来富己的事情她可没少做。“初中、高中时,我就非常喜欢看书,具体看了多少本,恐怕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吧。”周红艳笑着对记者说。
高中期间,她一度疯狂地读书,愿意每三天搭车去市图书馆抱回三本书。她记得当她第一次踏入图书馆的时候,她感觉她来到了人间最美丽的地方——那些白瓷板光滑的书架,那些沉睡在插花的芬芳中的图书,一切的一切都那么鲜亮、美好,在向她招手,为她敞开一扇新奇的文学之门。她如饥似渴地吸允着书中的养料,随心所欲地抢购着精神粮食。郁达夫、川端康成,《古都》、《根》,她喜爱的作家,热爱的书本——丰富了她的思想,装点了她的梦想!
2009年,她被长江大学文学院录取,在报考的时候,她的第一志愿就是中文系,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报考的是这个专业,并且不可调剂,可见其目标是多么明确。后来愿望实现,她无比高兴。“在我看来,荆州是一座具有文学气息的古城,又有长江作伴,是一个写作的好地方。”
    “对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自己有没有想过做一个职业作家?”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周红艳说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的作家看见了希望,我赞同莫言对待文学的态度,‘写作是一种爱好,我更愿意在我心情好的时候看看书,写下我的心情’。虽然我是中文师范专业,但我一直认为写作不是任务,而是一种享受,我更愿意做一个爱写作的老师。”
两年如一日,奋笔疾书
    大学一年级期间,每当她穿梭于图书馆和电子档案室的时候,她就有种更接近文学天堂一步的感觉。写诗、绘画、写小说是她的特殊爱好。忽然有一天,她心中萌发了一个念头,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红夜hongye”,借着电脑,她决定自己写小说。“‘红夜hongye’即红之寂夜,象征着自己在写《秦客轩》过程中度过的730个深夜。”周红艳告诉记者。
    2010学年度,周红艳陆续在“红袖添香”文学网站发表诗歌、散文及小说。她告诉记者,在这一年里,自己的文学素养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辛勤努力并获得了网站编辑的肯定,并于此年与“红袖添香”签约长篇小说《梦中梦》电子版权。2011学年度,在编辑的鼓励下,在“榕树下”文学网站发表长篇小说《秦客轩》、《街角祭》,短篇小说《老北门捷径》、《苏密的幸福》等。
从2010年开始,周红艳每天坚持在网上更文。“累不累,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她身边有同学问她。对此,她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因为飞蛾扑火也只不过是向往着光明和温暖,她潜意识里相信自己是只白天鹅,可以高傲地飞翔。就像爱情不需要理由一样,她对文学的热爱也不需要解释太多了。
    “一写就是两年,而且每天都是在夜间,你就没想过放弃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周红艳摇摇头说,“身边的朋友、同学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过来鼓励我、支持我,让我一直写下去。尤其是我的室友,虽然每天在蚊帐中打电脑,光线可以遮住一点,但敲打键盘的声音却还是很大,她们一直支持着我,我非常感谢他们。”
    “在我们心中,她是一个温润如玉的好姐妹,脾气好,又有文采。我们很佩服她,每天写到凌晨一二点,有时甚至到凌晨四五点,第二天上课精神还是那么好。”室友石远芬告诉记者。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历了一年的“潜伏期”,她默默付出,又慢慢获得。后来,她得到了辅导员胡老师的指导,并定下了一个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她整理完了结文《梦中梦》。
    “做最好的自己,我可以”是她的人生格言,借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句来表达就是:“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